福原爱退役登上热搜,不少人却被她妈妈感动了!
要问最受中国人喜爱的日本运动员是谁,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——福原爱。
前两天,不满30岁、却已经打了27年球的福原爱发长文宣布退役。
此消息一出,瞬间在网上引起热烈反响,微博被转发6万多次,点赞高达54万,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,评论区也全是网友对她的祝福。
在体育赛事上,作为敌对方的中日历来不和。而小爱是唯一一个,和中国对战输了之后,中国网友真心安慰的日本运动员。
她不仅是日本的国宝,在中国也具有极高的国民好感度。
一张圆圆白嫩的小脸,软糯甜美的声音与笑容,小小的个子加上爱哭爱笑的性格,犹如邻家小妹,只一眼便融化人们的心,除了宠着还能怎么办呢。
来看看福原爱的成长经历:
福原爱,1988年11月1日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,日本女子乒乓球运动员。她幼年时期便来到中国学习乒乓球,能讲一口正宗的东北话,素有“瓷娃娃”之称。
3岁开始练习乒乓球,
5岁的时候就代表宫城县参加了日本全国比赛,
6岁拿下全日本U8组冠军,一战成名,成为日本乒乓球届瞩目的明日之光。
11岁时,福原爱成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日本国家队成员,代表日本队参加比赛。
2004年成为日本历史上参加奥运会年龄最小的选手;
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子乒乓球团体亚军;
2016年获得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第4名
......
看见这些数字很多人是震惊的,想想多少孩子3岁的时候还在享受童年?而福原爱已经在妈妈的鼓励下拿起球拍为了成功而努力了。
纪录片《福原爱——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》,是由日本富士电视台花了24年的时间跟拍爱酱,收录了许多珍贵的影像画面。长期跟拍的大量素材积累,让这部纪录片愈显厚重。
通过记录片可以看出在福原爱的成长经历中,她的母亲福原千代对她成长起到的积极影响。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,看一下福原爱妈妈的教育方式,值得所有家长学习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k0394lzkgfq
1988年,福原爱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。
父母原本想培养福原爱的哥哥成为一名运动员,小小的福原爱则常常在球桌前看哥哥练球。好奇地拿起球拍比划时,却没想能稳稳接住哥哥发过来的球。从小流露出的乒乓球天赋让父母眼前一亮,便决定开始培养福原爱为运动员。
3岁9个月时,福原爱第一次打乒乓球。这个身高刚赶得上球桌的孩子,一打就停不下来。
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,得益于自身过硬的条件之余,更重要的那个其背后懂得坚持和教育的家长。
发现福原爱的兴趣后,妈妈开始带着女儿学习乒乓球,成为了她乒乓球的启蒙老师。那一年,母亲福原千代42岁。
富士电视台首次把镜头对准福原爱,是在一次全国大赛上——
身高只有100厘米的福原爱,面对比自己大很多的对手,哭着跑向了妈妈。在离球桌最近的观众席,梳着和福原爱一样发型的母亲千代,看着女儿跑过来,没有过多的安慰,而是打开福原爱的手掌,说:“来看一看,这是什么?”
手上写着福原爱和母亲的秘密暗号:“集中、时机”。球场上,时机就是一切。
她的第一场比赛就打败了二年级的小学生,面对孩子出色的表现,母亲展露笑颜,毫不吝啬地夸赞她:“平局后能赢下真不错。”
但之后的比赛中,小福原爱的发球姿势不符合规则,母亲严肃起来,“我知道你有点紧张,不过把手张开抛起来,加油。”尝试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,鼓励她自己找到方法努力解决。
“用指导代替指责”的原则看似简单,现实中能做到的家长,不知能有多少。
比起赢得比赛,福原千代更重视对孩子礼仪和规范的教育。比赛结束后,妈妈第一时间让福原爱和对方道歉,因为发球不规范是不尊重比赛的表现。
“就算只有四岁,但规则就是规则。”因为输掉比赛跑出去、又不巧撞到脑袋的福原爱,越哭越厉害。妈妈没有继续逼她,选择了安慰。
球场之外,为了尊重规则,母亲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训练她规范发球,并且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计划。
一个个球打出去,捡回来,陪着;一次次手把手纠正动作,叮咛着......事后回忆起这段经历,母亲坦言:“一点儿也没有想以后会怎么样,就是每天兴致勃勃地和孩子一起练。”
母亲还有一本练习手册,上面用心地记录着福原爱的性格特点。
练习手册
正是因为深刻地知道福原爱不放弃、不服输的性格,在她一直打不好,开始哭哭啼啼后,母亲抓住她的性格特点使用激将法:“不想练就算了。”
面对母亲的反应,即使哭得喘不过气,小福原爱也倔强地回答:“要练!继续练!”坚守着和母亲曾经定下的“绝不中途放弃”的约定。
母亲的特训让小福原爱就有了飞速进步,短短一个月后过去,掌握发球规则的福原爱就有了很大的突破。
不久后的一场比赛成了检验成果的关键时期。大战来临前,面对紧张的小福原爱,母亲紧紧地握住她的手,耐心开导,叮嘱她“笑一笑”投入决赛。
而另一边,被福原爱扣杀后输了的二年级小男生哭着回到家长身边,换来的只有身边大人、队友们的推搡和冷嘲热讽:“自己不好好练习有什么办法。快打球去,去!”
对一个难过伤心、渴望安慰的孩子来说,这样的冷言冷语,比失败的打击更残酷。
习惯打压式教育,认为表扬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负,然而这却很容易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的误区。
福原爱就是最好的反例证明:一句简单的夸赞和鼓励,化成一股背后的强大力量,增强他们的自信。
5岁的福原爱,就这样拿了第一个全国冠军。
获胜后的她,转身朝着身后一直注视着自己的妈妈,竖了一个大拇指。
一个坚决不肯放弃的孩子,一个懂得“对症下药”的母亲。节目组坚持拍摄福原爱的原因,也许就是看透了这对母女组合定能成就非凡的真相。
从4岁到28岁,福原爱这位天才少女的炼成,天赋、兴趣只是一块敲门砖,真正让孩子走得更远、更稳的,是母亲的教育。
2000年,12岁的福原爱成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日本国家队成员,她被认为是日本乒乓球界的天才少女。而她也不负重望,一次次刷新日本兵乓球的历史记录,斩获众多比赛冠军。
也同样是在2000年,福原千代决定让12岁的福原爱独自去中国,参加中国第三级联赛。
什么阶段该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战略,不同阶段该怎样教育孩子,是一门学问。北大才女赵婕曾说:“我最敬佩一种父母是,在孩子年幼时,给予亲密的照顾;在孩子长大后,懂得适时放手。”
12岁的福原爱独自踏上了去中国辽宁的旅途。福原千代纵使万般不舍得,也微笑着送别女儿,装作坚强,但是却久久不忍离去,眺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。
福原千代虽然内心满是牵挂,但她知道孩子需要独立。放手并不是等同于“撒手”,而是在陪伴和鼓励的同时,给予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,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。
福原爱离开了母亲,独自来到中国,等待她的是重重困难,她什么都要依靠自己。
自己洗衣服,自己负责生活起居,学会自理。
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,小小的福原爱没有怯场,很快和小伙伴熟络起来,融入了“中国圈子”。
这些生活上的小问题,对于乐观坚强的福原爱来说,都能一点点解决克服。
她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独自一人承受压力。此前每一次比赛,观众席上一眼望去最显眼的那个人是妈妈、拼命加油鼓励自己的那个人是妈妈、输球后会安慰自己的那个人是妈妈、赢得比赛后比自己还开心的那个人的也是妈妈……而这次,独自站在赛场上,回头望去全是陌生的面孔......
福原爱知道,这次,她只能靠自己,不让妈妈失望。
“想要她技术变好的话,就不能去干扰孩子”。在福原千代眼里,给孩子信任和独立的发挥空间,有一些事情是不需要父母的。
女儿独自抬行李,洗衣服,结交中国选手,在赛场上笃定的眼神,取得10战8胜的佳绩,都值得自己骄傲,也证明了自己的决定没有错。“放手”换来了福原爱的双重成长,她脱落成独立自主的少女,更成长为独挡一面的职业选手。
时机恰当的放手,何尝不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陪伴。
1993年,妈妈42岁,不到5岁的福原爱参加全国大赛,输了一局后哭着奔向妈妈,妈妈说不要哭,“记住你掌心里的四个字,看准时机”。在妈妈的不断鼓励下,福原爱打赢了二年级的小学生。
获胜后的她,转身朝着身后一直注视着自己的妈妈,竖了一个大拇指。
没过几个月,福原爱拿了县城乒乓球赛的冠军,在一群比自己大很多的选手中接过人生中的第一个金牌,她和妈妈撒娇,“真的好重啊!”妈妈没有帮她拿,只是轻轻说了句,“重才好啊。”
2003年,妈妈52岁,15岁的福原爱独自出征,输球之后不再奔向妈妈的怀抱哭哭啼啼,她独自默默调整心态,集中注意力。
赢球了,镜头里的她紧握着拳头,眼神坚定。
2012年,福原爱代表日本参加伦敦奥运会,最终获得银牌,比赛结束后,福原爱拿着奖牌奔向妈妈,妈妈笑着说:“借我戴一下。”
福原爱只是笑着看妈妈,已经60多岁的福原千代自言自语:“好重啊,这二十年都在这奖牌里了,好重啊。”
这条路,走了二十多年。
每个成功的背后都是充满艰辛和泪水的,小爱面对劲敌,有过失败与挫折,却从没想过中途放弃。她不是乒坛的最强者,但她的那股冲劲,却让所有人动容。这种根植于内心的信念,大概就来源于从小与妈妈的约定:绝不中途放弃。
不过度严厉也不过分宠溺,不看中成绩而是重视孩子的品性培养,从孩子的视角告诉他为什么,这或许就是福原千代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。
来源:综合整理于公众号:“网易公开课”(ID:open163)、“艺非凡”(ID:efifan)、“蓝橡树”(
推荐阅读: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【疯狂万圣节】“妆”神弄鬼寻宝打怪,呼朋唤友一起来嗨
↓↓↓